“这里我们之前也来实地勘察过,当时也是一个土地纠纷案件……”当车子行驶在道路两侧都是挖掘机施工的乡间道路上,大石法庭的庭长李元庆指着一处空地介绍道。
大石法庭坐落于大石镇稻香街157号,大石镇人民政府办公楼二楼,这个基层法庭是一个典型的乡村法庭,管辖大石、荣山两镇及“大荣新区”、“泉坝食品工业园区”,辖区面积384平方公里,人口54587人。法庭因地制宜,打破“坐等问诊”的传统,积极投身到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米”,走出了一条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找问题、切症结,下地勘察“追根溯源”
“法官,我要起诉!”当事人举起手里一张手写的起诉状,情绪激动地说道。“别着急,有话慢慢说。”法官一边安抚当事人的情绪,一边将其带到调解室了解情况。
这是一起邻里间涉土地侵权的纠纷,当事人母某与邻居因老房子地界问题发生纠纷。就这件事情,村里已经进行过多次调解,但双方一直都各执一词,分歧较大,遂当事人以相邻权为由提起诉讼。
考虑到土地问题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凭借以往的审判经验,承办法官决定到现场看一看实际情况。于是承办法官出现在诉争土地现场,详细了解争议土地及其上述所修道路的相关情况,对土地的面积、宽度、长度、相邻情况等进行细致丈量核对,并当场制作现场勘查笔录交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
在认定基本事实后,承办法官向双方当事人解释了法律规定,从明法律、讲情理等角度,劝说大家各退一步,以免损伤邻里之间的和睦。经过三个小时的调解工作,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达成和解协议,一条宽敞明亮的水泥路直达家门口,彻底告别了几十年的泥巴路。
“没有走现场去,你根本就没办法判断案件的具体情况。双方都各执一词,仅凭当事人提供的资料是很难还原现场情况的。只有经过实地勘察,你才知道这个案件的起因,确定四至边界,为进一步化解矛盾提供依据。”李元庆表示。
在调解土地矛盾纠纷中,主动介入、预判先行,实践运用“炕头”聊心事、“地头”解难事“双头”解纷工作法,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一事一策”“跟踪督办”制,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止矛盾于初发,息纷争于将起,走出具有泥土气息的乡村善治之路。
巡回审判进乡村,服务群众“零距离”
一辆警车、一幅横幅、一张桌子、一枚国徽就构成一个简易的法庭,周边的群众闻讯赶来,自发围成一圈,凑起“热闹”。
“这是我第一次旁听,没想到能够在自己家门口听到。村里头时不时就有类似的争吵,这给我们上了一节很好的法治课”一位村民表示。
巡回审判车上,原告古某与被告村民小组针锋相对,就是否分得村集体经济分红争执不休。
这是一起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的案件审理,鉴于该案涉及当地村民的切身利益及典型性,故决定对该案进行巡回审理,着重从农村土地经营权保护、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分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等三方面为现场村民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原告能不能取得咱们村的集体成员资格,主要是以户口为判断标准,此外还要结合考虑原告是不是需要咱们村的集体土地来保障她的基本生活来认定……”承办法官如是说。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当事人能否取得集体成员身份,以及能否由此获得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后的补偿资格,这些问题与在场旁听的村民也息息相关。面对疑问,承办法官结合相关法条与案情向大家做出讲解。
李元庆说:“我们积极与辖区镇政府、机关、村委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就重大、敏感、案件定期会商,凝聚各方合力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大石法庭的管辖面积大,多为农业人口,法庭从这一实际出发,坚持多走一步路,把法治思维送到群众中去,把矛盾化解在家门口,推进溯源治理走深走实。
关爱留守儿童,传递法治温情
穿过蜿蜒不断的山路,来到荣山深处,入目的是一排白色小平房,水泥路上是一群背着大书包的孩子,他们的眼里带着面对陌生人的怯弱。
小丽父亲早逝,母亲不久之后另嫁他人,留下她与奶奶在农村生活。由于父母关爱教育的缺位,小丽性格孤僻,发育缓慢,与同龄人的智力稍有差距。
年迈的奶奶在生活费、教育费等各种重压下心力交瘁,不得已起诉到法院要求小丽的母亲支付抚养费。大石法庭承办法官受理该案件后驱车三小时来到小丽家,了解具体的案件情况,与当地的村干部联系,几经周转终于获得小丽母亲的联系方式。在法院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小丽母亲终于现身法庭,经过法官多次调解,小丽母亲支付了小丽的抚养费。
“很感谢老人对孩子的抚养,我作为母亲真的很失败”最终小丽的母亲忏悔道。
法庭坚持“学法懂法要从娃娃抓起”,考虑到留守儿童的特殊性,着手制定送法下乡方案,为村里读书的小朋友们量身定制普法课程,选择不定期的到荣山深处的学校对当地的孩子进行普法宣传,为当地的孩子播下法治的种子。
近年来,大石法庭持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普法资源倾斜,组织普法宣讲团前往荣山镇、大石镇等偏远乡镇开展法治宣讲20余次。下一步,大石法庭将持续整合社会力量,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常态化开展“送法下乡”、“送教下乡”,以“法治之光”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