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利州区法院成立了以法院“司法调解中心”为中枢主导的联调中心,该中心联合了民政、妇联、检察院、公安、卫计委、人社局、住建局等20多家单位入驻。中心集法律咨询、材料收转、案件受理、信访化解、纠纷调处、法院速裁等于一体,既是矛盾纠纷化解的前沿阵地,又是诉访分流的“一站式门诊”。
2023年7月13日,联调中心对一起冒名结婚登记纠纷案件进行立案,案件的原告张某甲要求被告民政局撤销自己与王某的婚姻。
2007年,原告张某甲的同胞弟弟张某乙认识了来自云南省的王某,二人确定恋爱关系后,便准备登记结婚,但当时张某乙的年纪并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张某甲和张某乙的父亲不想儿子错过这来之不易的媳妇,便做主让张某乙冒用张某甲的身份与王某在当地乡镇机关办理了婚姻登记。而后,张某乙与王某作为夫妻共同生活并生育了子女,为给子女登记户口,王某才发现自己的户籍信息并未在户籍地云南省登记。2018年,王某回到户籍地,发现家人以为其在汶川地震中已经去世,所以没有向公安机关申报。王某只能重新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了户籍信息,并随母亲改姓李。户籍申报成功后,李某与张某乙重新在云南省办理了婚姻登记。
岁月蹉跎,张某甲却一直与在法律上并不存在的“王某”保持着婚姻关系,在遇到自己的对象后,他多次向民政部门反映之前错误的登记行为,但由于缺乏司法机关的有效证明,民政部门未予撤销。张某甲无奈,只能向利州法院申请撤销该婚姻登记。
利州法院联调中心受理该案后,首先对王某的身份信息进行了调查核实,确定王某的身份信息未在公安机关登记;其次,到张某甲和张某乙的居住地和户籍地核实兄弟二人的生活状态,当地村集体负责人和街坊四邻均证实哥哥张某甲未取妻,弟弟张某乙结婚很早并与外地媳妇生育了子女。最后承办法官对张某一家冒用身份信息办理结婚登记的行为进行了指正。
本案中,虽然行政机关办理了错误的婚姻登记,但却是相关人员的冒用骗取登记行为在先。联调中心查清全部案情后,通过积极地协调,让原告张某甲撤回了对民政机关的起诉,后与民政局进行沟通,希望行政机关能够主动纠错。
2023年8月30日,联调中心向民政部门发出《关于规范婚姻登记工作的司法建议》。该部门收到该建议后,做出了《关于撤销张某甲与王某婚姻的决定》。至此,张某甲终于恢复单身,能够与自己的对象结婚。
经过多年的运行和发展,联调中心一点点“成长”起来,形成了具有利州特色的“414工作模式”,年均化解约2000件纠纷、平均调撤率约达90%以上。利州法院联动调解机制的运行,是对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探索和实践,推进诉源治理、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切实践行司法惠民、联动便民、调解和民,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好,把群众利益维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