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经开区法庭为我们企业争取到一个死而复生的机会,维护了我们的合法权益,改变了我们即将破产的命运!”案件了结后,当事人拉着经开区法庭庭长伏勇激动地说。
国家级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经开区)位于广元城西,走进这里可以看到各种产业园区,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诉说着广元这座城市的经济活力,焕发出勃勃生机。
目前,经济开发区经济总量已经跃升至全国100强行列,正向全国50强迈进,辖区司法需求不断增长。2016年3月成立至今,经开区法庭年均受案数在1200件以上,所受理案件中,商事类案件占43.7%,其中涉企业类案件占99.14%。经开区法庭围绕辖区发展大局,结合工作实际,立足审判职能,落实普法宣传、司法服务等相关措施,为辖区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依法护航企业发展。
把脉问诊,为企业纾困解难
“法院的判决公正公平,作为民营企业家,我们做大做强发展企业的信心也更足了……”法官在对某涉案医药公司进行判后回访时,企业负责人这样说道。
经开区新建企业多,需要开展化解大量的征地拆迁纠纷、劳资纠纷、产业链延伸、信息平台纠纷、产权保护等工作,法庭积极主动作为,在370多家本地企业设立联系点,并组织开展针对性专项法治宣传活动,为企业“把脉问诊”,精准提供司法良方。经开区法庭法官多次走进辖区企业,开展惠企宣讲、法治“体检”、上门答疑,针对企业主营业务、经营状况、司法纠纷等情况进行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企业在诉讼活动中遇到的困境,帮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降低涉法涉诉风险,助力企业有序、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经开区法庭参与辖区法律宣讲20余次,开展整治“四抢”法律问题专题讲座2次。
判后回访,传递司法温情
经开区法庭坚持维护投资者信心,坚持把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作为执法办案的第一要务,不断拓宽与企业沟通的渠道,围绕司法作风、办案效率、工作态度、法律知识科普等方面开展案后回访工作,主动接受案件当事人对审判执行活动的监督,遵循“一案一回头”的工作原则,从案件中发现问题、把握规律,以司法建议的形式督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堵塞管理漏洞、健全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发挥司法助企职能,广泛走访企业,宣传相关法规与企业合规整改的典型案例,助力民营企业提升法治意识,促进企业源头治理,做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你们公司现在经营状况如何?”
“你们在经营过程中有遇到什么问题?……”在产业园区穿梭的回访法官耐心地询问着园区内的企业负责人。
某食品饮料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经开区的白龙湖边,该公司自入驻广元以来,经开区法庭就受理过其建筑工程、买卖合同等方面的案件,收到案件后,诉前团队法官和诉前调解员多次与原被告进行沟通,对双方当事人开展释法说理工作,劝导依约履行义务,避免矛盾升级造成经济损失。经了解,被告对案件事实没有异议,但由于目前资金周转困难,难以一次性给付,希望法官能够从中协调促成调解。经过法官和调解员与双方当事人不断地沟通交流,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
结案后,经开区法庭的法官带上企业法律风险提示函,对原被告双方企业进行了回访。回访过程中,法官不仅告知企业要坚持诚信经营,还针对如何防范化解法律风险、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纠纷解决等提供建议,以专业法律服务为企业开好风险防范“对症药”。
“你们还特意跑一趟,这多麻烦啊。还请法官放心,我们今后一定按法律规章制度办事,合法合规的进行经营。”企业负责人对前来回访的法官说。
截至目前,通过回访,督促企业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89次。
制定服务,护航企业发展
“我们将发挥自身专长,认真尽责,对本地企业逐一走访,了解商事案件矛盾纠纷聚焦点,做好诉前调解工作,满足当事人多元解纷需求”经开区法庭庭长伏勇说。
找准需求点靶向发力,主攻关键点精准施策。9月26日至28日,经开区法庭例行到产业园区进行走访,就如何更好依法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合同签订及履行的风险点、企业商标权保护、劳动争议纠纷审理与仲裁等问题与企业家交流座谈并听取意见。
“法院上门服务,为我们园区企业解决了众多涉法难题,让企业发展更有劲头、创业更有信心。”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今年3月,经开区法庭出台《法庭建设工作规划》,对法庭的工作路径、服务方向进行准确定位,逐渐形成“庭、点、员”式基层法律服务网络,建立“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依托智慧法院,开展线上程序流转、在线调解引导、司法确认引导,通过建立纠纷易解联络微信群,法官实时在线解答,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止于未诉,使企业纠纷得到迅速、高效、实质化解。
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此次“企业大走访”行动,共计走访企业30余家。在厂房前拉家常,在板凳上话发展,经开区法庭不仅助力打通企业司法需求“最后一公里”,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真正做到和企业心连心、手拉手、情相融。